中山一院2名专家护航旅美学子回国
2020-06-03
5月30日,根据外交部、国家卫健委等部署安排,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庄晓东副主任医师、急诊科刘强强主管护师与海南航空公司机组成员一行20人,经重庆转机飞赴美国芝加哥,执行医疗卫生防护任务,将215名中国留学生平安接回国内。
出发前,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等院领导叮嘱两位医护人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顺利完成此次任务。5月29日下午,医院为两位随机医务人员举行了欢送仪式,骆腾书记、匡铭副院长、谢文副书记,派员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了欢送仪式。
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中山一院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准备,选派经验丰富的2位医护人员执行此次包机任务。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在疫情期间参与了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内科的抗疫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刘强强主管护师作为中山一院第三批援鄂医疗总队的一名男护士,在武汉战场应用护理新技术攻克难关,救死扶伤,他说:“此次整理行装再出发,一定使命必达!”
起飞前,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向机组成员讲解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防护事项,强调了特殊场景下的个人防护要点,并对如何正确测量体温、七步洗手法、防护口罩佩戴、防护服的正确穿脱、机舱不同区域的隔离与消杀等进行培训。
为了确保乘客安全,2位医务人员还准备了AED、血糖仪、血压计,各类静脉急救药物及口服药物、防护物资。同时,他们建议对机舱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轮换排班。
北京时间6月1日6:15,飞机顺利抵达芝加哥,完成出入海关流程后,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立即根据登机前场地条件,与机组成员开通了2条满足人员间隔要求的登机前筛查安全通道,为准备登机的215位海外游子依次测量并记录体温、监督手部消毒、指导更换海航预备的爱心N95口罩、提醒在机舱内停留期间重要安全注意事项等。
在旅途中,2位医护人员每4小时对留学生测量一次体温,由于部分留学生身着防护服,过度紧张,导致了他们首次额温测量值超过标准。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对学生们进行了心理安慰、松解防护服,并建议机组人员调低机舱空调温度。这些留学生在接受复测后体温均恢复正常。
其中一位留学生、一位机组人员在飞行途中出现了眼部刺痛、头痛等症状,2位医护人员经检查后,认为是护目镜过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均给予了指导放松护目镜绷带,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等,他们的不适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经过近15个小时的漫长飞行,飞机于北京时间6月1日晚上11:45顺利在广州白云机场着陆,215名海外游子安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经过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全机人员进行的安全防疫检测后,2名医护人员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信息数据中心主任助理(兼),柯麟青年科学学院理事,ACC/AHA会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心血管医师分会临床研究专业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是中山一院“柯麟新星”和“柯麟菁英”,发表第一/共一SCI论文30余篇,多个SCI杂志审稿人;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方向:冠脉介入诊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护理学硕士。中山一院2020年柯麟菁英人才培养计划护理部主任助理,急诊科总带教,静疗专科护士,教育护士,NDLS导师。广东省护理学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互联网+护理服务“讲师团静疗组组长。2020年2月7日-4月7日驰援武汉协和西院,率先应用护理新技术“B超引导下PICC置管”,解决重症患者静脉穿刺难题,编写《新冠肺炎患者氧疗方案的选择及气道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线上视频授课,同时,积极解决护理难题,其个人事迹被共产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因抗疫表现突出,被授予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
出发前,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党委书记骆腾等院领导叮嘱两位医护人员不负重托,不辱使命,顺利完成此次任务。5月29日下午,医院为两位随机医务人员举行了欢送仪式,骆腾书记、匡铭副院长、谢文副书记,派员科室负责人及相关处室负责人出席了欢送仪式。

▲医院为两位随机医务人员举行欢送仪式
根据上级部门的部署安排,中山一院第一时间进行了全面准备,选派经验丰富的2位医护人员执行此次包机任务。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在疫情期间参与了医院发热门诊和急诊内科的抗疫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疫情防控经验。刘强强主管护师作为中山一院第三批援鄂医疗总队的一名男护士,在武汉战场应用护理新技术攻克难关,救死扶伤,他说:“此次整理行装再出发,一定使命必达!”

▲ 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
起飞前,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向机组成员讲解了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防护事项,强调了特殊场景下的个人防护要点,并对如何正确测量体温、七步洗手法、防护口罩佩戴、防护服的正确穿脱、机舱不同区域的隔离与消杀等进行培训。
为了确保乘客安全,2位医务人员还准备了AED、血糖仪、血压计,各类静脉急救药物及口服药物、防护物资。同时,他们建议对机舱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轮换排班。

▲刘强强主管护师和机组人员沟通旅客登机事宜
北京时间6月1日6:15,飞机顺利抵达芝加哥,完成出入海关流程后,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立即根据登机前场地条件,与机组成员开通了2条满足人员间隔要求的登机前筛查安全通道,为准备登机的215位海外游子依次测量并记录体温、监督手部消毒、指导更换海航预备的爱心N95口罩、提醒在机舱内停留期间重要安全注意事项等。
在旅途中,2位医护人员每4小时对留学生测量一次体温,由于部分留学生身着防护服,过度紧张,导致了他们首次额温测量值超过标准。庄晓东副主任医师和刘强强主管护师对学生们进行了心理安慰、松解防护服,并建议机组人员调低机舱空调温度。这些留学生在接受复测后体温均恢复正常。

▲医护人员为留学生测量体温
其中一位留学生、一位机组人员在飞行途中出现了眼部刺痛、头痛等症状,2位医护人员经检查后,认为是护目镜过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的,均给予了指导放松护目镜绷带,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等,他们的不适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经过近15个小时的漫长飞行,飞机于北京时间6月1日晚上11:45顺利在广州白云机场着陆,215名海外游子安全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在经过海关、检验检疫部门对全机人员进行的安全防疫检测后,2名医护人员开始了为期14天的隔离,圆满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

▲医护人员在海关进行安全防疫检测
专家介绍
庄晓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信息数据中心主任助理(兼),柯麟青年科学学院理事,ACC/AHA会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青委副主任委员,广东省病理生理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广东省心血管医师分会临床研究专业协作组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临床研究学组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医师分会青年医师专业组委员。是中山一院“柯麟新星”和“柯麟菁英”,发表第一/共一SCI论文30余篇,多个SCI杂志审稿人;主持国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多项,参与多项国内外多中心临床研究,主要方向:冠脉介入诊治,代谢性心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刘强强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护理学硕士。中山一院2020年柯麟菁英人才培养计划护理部主任助理,急诊科总带教,静疗专科护士,教育护士,NDLS导师。广东省护理学会产业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护理学会“互联网+护理服务“讲师团静疗组组长。2020年2月7日-4月7日驰援武汉协和西院,率先应用护理新技术“B超引导下PICC置管”,解决重症患者静脉穿刺难题,编写《新冠肺炎患者氧疗方案的选择及气道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线上视频授课,同时,积极解决护理难题,其个人事迹被共产党员、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等媒体报道。因抗疫表现突出,被授予广东省青年五四奖章荣誉称号。